软件教程
欧易OKX
欧易OKX
立即下载 官网注册

Stripe如何与银行合作推出稳定币,传统支付巨头布局加密市场的策略是什么?

来源:本站整理 更新时间:2025-10-29

在全球经济变革的浪潮中,支付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随着Stripe等科技公司的崛起,稳定币逐渐成为行业的焦点。2025年5月,支付巨头Stripe与多家银行秘密洽谈稳定币合作的消息一经传出,引发了广泛关注。从三年前由于加密货币波动性大而暂停比特币支付的叛逆少年,到如今成为重塑全球支付体系的关键玩家,Stripe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令人瞩目的历史片段。

从叛逆者到规则制定者

2018年,Stripe宣布停止比特币支付服务,创始人帕特里克·科里森形容这是一场“价值运输工具失灵”的状态。此举在时隔多年后似乎显得尤为讽刺,因为Stripe并没有真正退出,而是进行了截然不同的战略布局。在接受加密货币交易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无法改变既有规则,因此选择与掌握货币发行权的传统银行达成合作。

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的政策变动为这一战略转型提供了土壤。2024年,该机构更新的稳定币监管框架为银行发行锚定存款的代币铺平了道路。对此,一些老牌金融机构如摩根大通和纽约梅隆银行对Stripe的提案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这些曾经把稳定币视为威胁的银行,如今却开始主动接触这一新兴领域。

巨头们的“区块链分身术”

分析支付巨头的布局,能够发现它们在战略上采取了双轨方式。PayPal推出了PYUSD稳定币,试图开拓市场。而Stripe的策略则更加隐蔽,它并不自行发行代币,而是成为连接商业银行与区块链世界的“翻译器”。这样的策略使得用户在使用其服务时并不会意识到背后潜藏的区块链技术,正如人们习以为常地使用Visa卡却未曾感知到其复杂的清算网络。

Visa则采取了另一种策略,通过多链自动结算系统,让商家可以直接用ETH或SOL等加密货币收款,银行后台却将其自动兑换为法币。这种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加密货币会计处理的难题,沃尔玛最近在季报中隐晦提及的“区块链结算优化成本”,也为这条路径提供了有力的侧面佐证。这些巨头以极高的精准度,将区块链科技融入传统金融体系之中。

藏在合规外衣下的效率革命

传统跨境支付系统存在着一系列的隐秘问题。例如,从肯尼亚到菲律宾的汇款通常需要经过五家中间银行,耗费三天而且成本高达15%。而新加坡星展银行通过链上稳定币的平台,能够在仅47秒内完成类似的交易,成本仅为0.8%。这样的效率革命使得SWIFT等老牌机构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尝试利用这些技术的突破来改善自身系统。

此外,薪资发放领域也展现出新的可能性。Stripe与Remote合作实施链上薪酬平台,使硅谷公司能够以USDC支付在阿根廷的程序员,后者有即时将薪水兑换成本地货币的选择。这种颠覆传统的支付方式,为那些处于外汇管制环境下的开发者打开了一扇窗。

新旧金融体系的量子纠缠态

在这样的金融变革中,有趣地展现出一个悖论:越是深入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传统金融机构,越要强调自己与加密货币的距离。比如,摩根大通在其财务报告中把JPM Coin称作“存款代币化实验”,而纽约梅隆银行则用“数字化资产服务”来描述自身的托管业务。这种语义的模糊透露出传统机构在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尴尬局面,既想要享受区块链带来的效率红利,也要维持传统金融稳健的形象。

反观Stripe的战略布局逐渐变得明晰:在前端与商户保持简洁的互动,同时在后端构建连接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商业银行稳定币与公链的结构。这一点与微软早期的策略相似,通过兼容DOS程序来赢得客户的信任,最终通过Windows重塑了整个生态。

未来,随着金融机构的存款证明转变为区块链上的NFT,这场静默的革命可能已经不可逆转。支付巨头们正在证明,真正的颠覆不需要宣告革命,而是通过更高的效率让旧体系自愿解体,确保新旧金融系统的融合。金融基础设施的蜕变并非简单的技术替代,而是在合规与市场需求的夹缝中成长出既具新旧基因的混合体。

特别下载

相关文章

评论

我要跟帖
取消
查看所有评论 共 0